半岛全站1月31日除夕夜,刘学超有点熬不住,坐在实验室椅子上打起了盹儿。此时的他已经两天一夜没合眼了。
刘学超是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究员,也是中国空间站高温材料柜科学实验系统主任设计师。今年的除夕,正是该实验系统正样交付集成测试的时间节点。
从除夕到初六,中科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以下简称空间应用中心)集成测试大厅不“打烊”,忙于多台科学实验柜的“收货”“验货”。科学实验柜陪伴着来自五湖四海的百余名科研人员,辞旧迎新。
为了按计划交付正样产品,刘学超和团队两个月前就从上海转场至兰州,1月15日又带着产品从兰州转场到北京,除夕前一天还在通宵工作,除夕当天工作到临近新年钟声敲响,初一一早又投入到紧张的调试工作中。
“这是我和团队成员们经历的最特别的一个春节,也是最难忘的一个春节。”刘学超告诉《中国科学报》,“大家都有很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精神状态很饱满,一切都是为了国家的空间站任务!”
2021年4月,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发射升空;10月,3名航天员开始了为期半年的“出差”生活。而在地面上,一支人数众多的队伍也在加班加点、争分夺秒,只为两个实验舱能早日升空,将更多科学实验送入“天宫”。
这支队伍中的很多人,今年春节都是在空间应用中心度过的。作为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应用系统的总体单位,空间应用中心没有一点儿悠闲的年味儿,天天灯火通明、人声鼎沸。
空间应用中心集成技术中心副主任张璐告诉《中国科学报》,集成测试大厅主要是进行科学实验柜的地面集成测试,是实验柜“出厂”前最后一道工序半岛全站。已经随“天和”核心舱上天的无容器和高微重力两大科学实验柜就曾在这里经过千锤百炼。未来,还有12个科学实验柜将进入太空,开展生命科学、燃烧、高精度时频、高温材料等方面的科学实验。
和来自中科院力学研究所、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空间应用中心等单位的同事在一起加班,让刘学超感到“这个春节不孤单”。
“有时候我们也相互诉诉苦,每个任务都很艰巨半岛全站,指标高、时间紧、任务重。有时候也聊聊家里的小孩半岛全站,这个春节不能陪他们过节了。我最大的感受还是咱们中科院人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能攻关、能战斗、能奉献!”刘学超感叹道。
我国的科学实验柜研制之路是一条从零开始的创新之路,关键技术多、技术攻关难、试验验证难、研制时间紧。扛下这一重任的,是一批以“80后”“90后”为主的年轻人。
据记者了解,在为实验柜提供总体技术支撑的空间应用中心集成技术中心,研究人员平均年龄不到30岁,张璐就是一名“80后”。
别看他们年轻,却是一支能打硬仗的队伍。今年春节,80多人的团队除了一人家中有事,其他全部留京坚守岗位。而这已是他们连续作战的第二个春节半岛全站。不仅如此,近几年来,几乎每个假期,他们都在工作中度过。
“不是不能走,而是大家都怕出现意外情况,影响整个团队进度。”张璐表示,航天是大系统工程,牵一发而动全身,空间站又是全国人民寄予厚望的大工程,团队里的每个人都铆着一股劲。
3年来,很多人没有回过一次家。今年大年二十八,集成技术中心忙里偷闲组织了一次简单的茶话会,让大家坐在一起聊聊天、打打气。会上,每个研究组都书写了一副跟自己专业有关的对联,这些理工科的年轻人玩起文学也不含糊。电子学组写道:电子有讯可通天地,工程可学能悟古今;横批为码到功成。集成技术中心主任王珂的对联则是:天宫运营同心协力虎虎生威,空间建造攻坚克难牛气冲天;横批为逐梦九天。
很多人从实验室出来,没来得及脱防静电服就参加茶话会,结束后又回去继续工作。看着大家忙碌的身影,记者不禁问道:等到手上的任务忙完了,最想做什么?
“我想做些科普工作,让更多人了解中国空间站,并做出更多更好的科学实验项目,探索那些在地面上永远发现不了、想不透的科学现象、科学原理。”张璐说。
记者离开时,大家还在测试大厅里各司其职半岛全站。墙上航天精神的20个大字格外醒目: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